2019年4月8日,國家發改委發布《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(2019年本,征求意見稿)》,面向社保公開征求意見,本次《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(2019年本,征求意見稿)》由鼓勵類、限制類、淘汰類三個類別組成。其中鼓勵類主要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促進作用,有利于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技術、裝備、產品、行業。
此次涉及人力資源信息化建設、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和平臺建設、人力資源招聘、就業和創業指導,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務代理,人力資源培訓、勞務派遣、人力資源測評、人力資源管理咨詢、人力資源服務外包、高級人才尋訪、人力資源信息軟件服務等人力資源服務業、人力資源市場及配套服務設施建設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服務平臺建設等項目。
人力資源服務業進入《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(2019年本,征求意見稿)》鼓勵類目錄
《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》是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,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撐。繼2013年修訂《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(2011年本)》后,時隔五年有余,我國各方面都在飛速發展,尤其是農業生產水平不斷提升,產業結構優化進展迅猛,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成績顯著,各個社區基礎設施日漸完善,大自然生態環保穩步推進,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,人民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,國家競爭能力明顯提升。
同時,為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,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,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,按照《國務院關于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的意見》和《國務院關于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》的要求和部署,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對2013年的《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》進行了修訂,從而形成了《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(2019年本,征求意見稿)》,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。
本次修訂的導向是,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堅持新發展理念,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,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,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,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,推動鄉村振興;順應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,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,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,促進制造業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升級,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;運用市場化、法治化手段,大力破除無效供給。
因此,該征求意見在鼓勵類別中新增加了“人工資源服務業”,進一步深入擴展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方向,人力資源行業作為現代服務業,不單單是企業配套服務,與國家經濟息息相關,已形成巨大的產業內核,總理李克強21日考察上海自貿區時說道:“中國有1.7億受過高等教育和專業技能培訓的人才,世界總量第一的人力資源是中國發展的最大“金礦”,本土和海歸等各類人才是我們的巨大財富”。起點人力作為湖北省本土人力資源企業,將積極配合黨的方針、政策、路線,服務好地域的經濟發展,為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,推動人力資源也與其他行業深度融合貢獻綿薄之力。
“神勇”,是他業績和個人魅力的。初期,他是執行任務的將領,英勇善戰自然多多益善。
成為接班人后,職責已然不同,卻仍一味陶醉于沖鋒陷陣的“神勇”,遲遲不能進入“領導者”角色,這就悲劇了!
蘇洵惋惜他:“有取天下之才,而無取天下之慮?!?/p>
他不懂得對“領導”而言,所能依仗的“真力”:絕不僅是武力的強大,而是能不能團結、凝聚和指揮更多、更強的人為自己(組織)所用!更不懂得統籌規劃、謀篇布局是比武力更有價值的事。
而這正是劉邦所擅長的。劉邦后來在一次酒宴上總結經驗,肯定兩點。一是大臣們說的能“予人利”,最重要的第二點,就是他的用人之道,“此三者(張良、韓信、蕭何),皆人杰也,吾能用之,此吾所以取天下也?!?/p>
項羽卻至死都不明白“獨木難成林”,垓下被困,他仍為自己辯解:不是我不會打仗,而是天要亡我!執迷不悟至此,可悲可嘆。
02
缺少圓熟的政治情商
換做現在,項羽堪稱典型的高績效人才,加之是名將之后,競爭優勢明顯,奈何政治情商太低,生生把一手好牌打爛了!
提到“政治”,很多人或許覺得反感,但不管承不承認,喜不喜歡,做一名領導,或說想成為一個好領導,必須要要懂政治。有大局觀,明確所代表的組織(群體)的根本利益,善于謀劃,團結可以團結的一切力量為之努力……都是懂政治的表現。
耿直的BOY很難成為好領導,“耿直”只會讓形勢更糟,不僅誤己,也是誤人。
讓項羽“威名”大震的以下事件:殺宋義、殺楚懷王、殺秦俘和火燒阿房宮。這些“業績”,讓他贏得“威”名的同時,也埋下重大隱患。若非如此,不至于敗的那么快。
想來君臣關系不容樂觀,楚懷王曾因齊國使臣一句稱贊宋義的話,就立馬召來拜為上將軍(項羽為其副將)??v然有識才的可能,也間接表明了對項羽的態度。但沒多久,救援趙國時項羽以”叛國罪“殺了宋義,并取而代之??上攵淹醯牟凰?,雖是形式的王,畢竟名義上有合法權力,于是后面有了“先入關中者為王”的約定。若非君臣嫌隙深,以項羽的功勞,何必多此一舉?
秦滅后,項羽覺得對楚懷王可以不再忍。他越過楚懷王主持分地,封了十八個王;趕楚懷王去長沙,并派人路上殺了他。
結果,因分封問題,引起田氏叛亂。而殺楚王,則自陷不義。知道真相的劉邦,痛哭流涕的號召各諸侯共同討伐項羽的“大逆不道”。
入關前他活埋秦俘20萬,秦人對他恨之入骨;又因分封和殺楚王,給了諸侯們討伐的理由。風光無限的霸王,轉眼成了眾矢之的。應了那句:no zuo no die。
退一步說,即便他僥幸打敗敵手贏得天下,但火燒阿房宮,秦朝的法令典籍被付之一炬,他又拿什么來治理呢?
政治情商如此之低,注定走不遠。
03
缺少堅定的戰略目標
小時候項羽看秦始皇出巡,曾豪言壯語“能取而代之”,被認為是志向遠大。但從他在楚漢爭霸的種種表現來看,恐怕也就遠大了那么一次。
更多的時候,他像個英雄兒女,更享受快意江湖、任性自我。每逢重大事件,他決策的出發點不是基于客觀形勢或戰略目標需要,而往往根據個人好惡。
入咸陽,他搜集了很多寶物準備回江東。有人勸說關中富饒,可以成王霸之業。他卻回答:“ 人有了福貴卻不回故鄉去,就像身著錦繡的服飾在夜里行走,誰看得見呢? ”十足的小富即安,哪有一點當初的雄心壯志?
所以,他在鴻門宴上的表現,只是正常水平發揮,很難奢望他突破自我。
當時劉邦為搶先入咸陽前來鴻門向他謝罪。項羽開始勃然大怒,范增也勸說應該趁早殺了這個潛在對手。若項羽是個有遠見卓識,富有洞察力或善于聽取建議的,后面估計沒劉邦啥事了,但劉邦運氣太好,一句“府庫完封,以待項王”,便打消了他的疑慮。
不由感嘆,項羽的目標哪里是天下?物質財富而已!珠寶在手,我心何憂。于是把酒言歡,終于放虎歸山,養成大患。
范增被氣得仰天長嘆:“奪項羽天下的人,一定是劉邦?!蹦且豢?,他一定也在哭自己,跟了個假領導。
04
缺少面對困境的逆商
成就王業的路上總會充滿障礙。只有堅定目標矢志不渝、順勢而為精心謀劃的人才可能笑到最后。
如果說政治情商關系到對外組織利益的爭取,那么逆商則是面對困境堅韌不拔,積極利用形勢逆轉全局的能力。他無疑是欠缺的。
劉邦常常被打得落荒而逃,父母、妻子還成為人質,但最后都化解了;項羽遭遇垓下之圍,便驚慌失措,抱著女人哭著追問怎么辦……緊急時刻,他謀劃的不是如何突圍,卻是“炫技”,表明自己神勇依舊。
后突圍至烏江,亭長勸其回江東以圖東山再起,但他以無顏見江東父老為由拒絕了。下馬一口氣殺了漢兵幾百人,最后揮刀自刎。
如此輕易地就認慫服輸了。
雖然我始終堅信,如果他不能改變自己,就算卷土重來,結果也不會樂觀。但百折不撓的韌性確實是每一個卓越人士的必備素質。
以史為鑒,項羽的故事或許給我們一個啟示:在領導選拔上,認為只要有業績,一切就OK的想法是站不住腳的。高績效人才未必是合適的“領導”人選。
組織行為學教授杰弗瑞·菲佛說過一段話,“人們常犯的最大錯誤就是,他們以為良好的業績,即工作成果,足以讓他們獲得權力,并讓他們避開組織中的艱難險阻。因此人們沒有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職業生涯,很多時候都在聽天由命。如果你想創建一條通向權力的道路,你就需要摒棄‘業績本身就已足夠’的想法。一旦你理解了為什么會這樣,你將會從中獲益匪淺?!?/p>
作為對項羽的解讀再合適不過。
看業績未必靠譜,那看什么?答案是,看潛能。
HayGroup根據大量研究和實踐,發現了高潛能與高業績之間的緊密關聯,并指出高潛人才的四個特質:
(1)高度的好奇心和學習能力:樂于面對風險,學習新鮮事物。
(2)高度的跨領域思考能力: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問題,引入新的觀點。
(3)高度的社會洞察力和同理心:準確理解他人的想法和立場。
(4)高度的韌勁和情感成熟度:將反饋和困難看作是學習、成長、機遇的能力。
對照不難發現,項羽雖然是高績效人才,卻完全不具備高潛能人才的特征。執掌一組織的“領導”角色于他反而有害,相應地,他也害了組織。
業績當然重要,卻并不是唯一因素。
意識到這一點,無論對組織領導選拔,還是個人提升自我都很有意義。